一、立项背景
中国一重作为重型机械制造企业,设备大型化、生产连续化、运行高速化、前期投资大、维修成本高、停机损失大,多年来设备管理弱化,设备状态较差,严重制约生产效益提高;同时企业内部员工求稳思想、观念保守、设备的使用重于管理和维护。创新设备管理、改进管理方式势在必行。2018年引进全员设备管理理念,建立“3+5”设备综合管控体系,制定《设备管理推进行动方案(2018-2020)》,按照“三年三阶段”分步推进,切实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二、内涵和主要做法
中国一重在准确把握全员设备管理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内情,深入理解TPM管理的“全效率目标、全系统载体、全员基础”的精髓实质,建立了以TPM管理为纲要的设备综合管控体系。努力形成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员从思想上认识到设备是创造效益的工具,是员工获得收入的保障;从行动上体现出“设备是我的”,使用要精心爱护。
三、创新亮点
(一)建立了设备科学管理的综合管控体系。围绕设备管理、使用、维护和维修人员三类人员,建立指标、责任、跟踪、评价、考核为保障的“3+5”设备综合管控体系,找准“管理提升”、“提质增效”的切入点,转变“看守式”的设备管理和“保姆式”的设备维护方式;
(二)确定了统筹推进的四级网格联动机制。推行公司--管理单位--使用单位--班组机台为一体的“四级网格”联动机制,重点解决“各管一摊”带来的管理壁垒,转变为整体“协同发力”共同处理设备问题;
(三)成立了专题设备管理组织机构。以公司领导为组长的设备管理推进领导小组、以设备管理单位为负责人的推进办公室的设备管理机构,建立设备例会制,重点听取设备管理推进情况、研究决定重大问题和事项;
(四)实施了专项设备管理推进活动。推行“操检合一”、“点巡检”、“领导与设备结对子”等,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树立“岗位操作人员是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观。达到操作人员会操作使用、会维护、会处理一般设备故障,提高岗位操作人员与检修人员协作的能力,共同解决设备疑难问题的效果;
(五)采取了重点设备点对点“承包管理”管理机制。以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为主、操作人员为辅,成立了1.5万吨水压机、100吨电炉、试样加工中心等设备包机组,实行特护、精细管理,大幅降低了重点设备单台停机率。
(六)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取得“制造+智造”的双突破。着眼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将数字化工厂MES系统与设备管理监控实现内嵌,通过信息化实现设备科学监管,助推设备管理与企业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互通。
(七)党建与业务融合,主力全面提升。开展党建“1+1+1”与设备管理相结合,即选择1个技术型党支部和1个生产一线党支部与所服务的主体单位的党支部联建共建,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等形式,打造融合共建、开放共享、联合共赢的党建联合体。
四、建设成效
一是破“旧”思想、立“新”目标,设备状态最好。中国一重破除老旧思想,创新管理理念,以“3+5”设备综合管控体系为纲领,推进全员设备管理文化建设,全员做自觉管理和价值追求者。发挥“人人都是管理员”作用,不断提升设备管理能力、延长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提高设备可作业率。深化全员管理、一岗多能、提质增效,以内涵式增长实现企业有质量、有品质、可持续发展,实现了设备可作业率逐年提升,设备状态明显好转。对标国内各大钢铁行业,中国一重在2018年通过夯实管理基础,设备管理达到了国内平均水平;2019 年通过推广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设备管理进入了国内先进水平。
二是个人价值追求的实现,管理状态最好。全员设备管理文化建设,“3+5”设备综合管控实施,促进了员工工作理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行为方法的改变、工作标准的提高。“我会管理,我要管理”成为职工个人的价值追求;“设备是我的,我要爱护设备”成为职工工作的目标。把创造价值作为责任担当、牢固树立设备就是“饭碗”的危机意识,把追求设备完好作为质量目标、设备保值增值就是创造效益的市场意识,立足岗位,创新管理,优化工作方式方法,改善设备管理手段,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2018-2019年评选“设备管理先进集体”6个、“设备管理之星”33名。
三是持续管理、运转高效,设备管理机制最优。坚持推动发展、文化先行,规范行为、制度先行,把制度管人、管事作为治企工具。以设备综合管控为保障,建立了一套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植根中国一重文化土壤,统一化、条理化、规范化,便于执行的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小到工辅具定置管理、油品定量管理,大到设备改造维修、绩效考核、人才队伍建设,做到人人管理、人人负责、人人实施,提高了设备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2018-2019年连续两年达到设备计划检修完成率100%、设备大修按作业指导书100%完成、维修质量“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