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甘肃主网规模持续扩大,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及精益管理面临更多挑战。作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数字化建设试点单位,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推动数字化多业务创新场景落地见效,促进管理模式和作业方式转变。
10月25日,在甘肃兰州750千伏兰州东变电站设备区内,智能机器人接收到集控中心远程派发的特巡指令后,快速启动作业,沿着既定轨道自动行驶,用“大眼睛”一丝不苟地监测设备,迅速完成测温和表计数据读取工作。智能巡检机器人集中管理平台同步分析智能机器人采集到的设备运行数据,将报告上传至设备运维精益管理系统。
随着甘肃主网规模持续扩大,电网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及精益管理面临更多挑战。作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数字化建设试点单位,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主动探索,积极开展数字化建设,推动数字化多业务创新场景落地见效,促进管理模式和作业方式转变,实现生产信息更透明、生产管控更精准、决策指挥更高效。
以技术补短板
提升运检班组工作质效
10月22日8时,750千伏兰州东变电站站长宋来顺打开移动作业终端,登录班组数字驾驶舱模块,通过设备运行状态看板快速浏览变电站主辅设备运行状态,随后进入个人中心看板查看待办任务,按照巡检和运维计划将当日工作任务派发给当值人员。
针对业务信息量大、有效信息不集中等问题,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依托电网资源中台,融合生产管理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等业务系统数据,在原有移动作业系统基础上创新打造班组数字驾驶舱模块,实现运检信息全景汇集、关键业务在线管控、安全风险及时预警、核心指标动态跟踪,让供电员工通过移动作业终端快速获取信息,做到班组业务“一手掌控”。
自9月推广应用以来,班组数字驾驶舱已覆盖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近50个班组,提高了班组对设备的状态感知、缺陷发现、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与过去的班组收集信息、线下报送数据方式相比,现在设备状态和运检信息等数据都可在移动作业终端班组数字驾驶舱自动汇集,班组获取设备运行状态数据时间缩减约50%,提升了班组对设备运行信息的实时掌控能力。”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变电运维中心主任王宗琳说。
“检查设备连接状态,启动虚拟巡检模式。”10月22日,在±800千伏祁连换流站,随着现场负责人一声令下,运维人员佩戴混合现实(MR)眼镜,远程虚拟巡检换流站设备。这是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首次在特高压站点巡检中应用“5G+MR”智慧巡检系统。这次巡检工作用时40分钟,比常规巡检平均用时缩短了80分钟。
“5G+MR”智慧巡检系统通过换流站内全覆盖的5G可信无线专网,实时汇集、跟踪和分析换流站核心设备多源数据,实现设备本体及环境状态信息全面感知、主动预警和全景展示。传统生产模式下,信息获取、状态感知、作业管控以人力为主。而基于5G技术的高带宽、低时延数据传输能力,“5G+MR”智慧巡检系统可达到毫秒级视频同步,使运维人员能够身临其境地巡查换流站各个区域,远程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
同时,MR装置与巡检机器人、统一视频平台协同联动,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可以提供远程专家会诊、仿真培训、故障辅助分析等服务,有助于减轻运维人员负担,提升设备巡检质效。
以技防助人防
当好作业现场安全守护者
9月16日,在750千伏白银变电站内,6台斗臂车、吊车的斗臂、吊臂升起,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30余名检修人员在高空紧张有序地开展母线检修工作。
“吊臂上方与带电设备距离15米。”检修人员吊装作业时,吊车吊臂前端及时发出警告,提醒现场人员注意保持与周围设备的安全距离。发出警告的装备是特种车辆安全测距装置。
特种车辆安全管控是检修现场安全管控的重要内容。在超高压变电站、换流站大型检修现场,作业车辆、人员比较多,易发生特种车辆超范围作业的情况,人员也有可能误入特种车辆作业区域。特种车辆作业时,地面监护人员视线被遮挡,难以准确评估斗臂、吊臂等特种车辆可伸缩部分顶端的具体位置与设备的距离,存在可伸缩部分顶端距离带电线路或设备不满足最小安全距离要求等风险。
3月份,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自主研发特种车辆测距装置,创新应用激光雷达和同步定位及地图构建技术实现作业点定位以及周围环境点云图形构建,精准识别建筑物、变电设备以及作业人员,智能测算特种车辆与周边建筑物、设备及人员的距离,及时提醒车辆操作员、安全监督员注意最小安全距离及危险区域,提高现场管控水平。
以机器代人力
让高危作业安全有保障
10月25日,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在±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线路甘肃段检修中,首次完成无人机非接触式验电及挂接地线作业。当天10时52分,无人机在飞手的操控下,迅速朝着线路飞去。随着无人机与线路的距离不断缩小,验电器接收端开始显示感应数值,整个验电过程用时5分钟左右。随后,无人机完成挂接地线作业。整个线路验电及挂接地线过程用时仅28分钟。
传统的接触式验电及挂接地线通常需要检修人员穿着厚重的感应电防护服,携带重达几十斤的验电绳、接地线等装备登塔作业,人身安全风险较高。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积极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无人机非接触式验电器、无人机地线挂接拆除装置载具,在保障人员、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工作质效。
此次应用的无人机非接触式验电器通过机载感应元件探测线路附近的电场强度,将测得的数值传输至地面手持终端上。手持终端按照预先设定的判定阈值和验电器内置算法,判别线路是否带电。无人机返回地面后,由地面作业人员更换无人机地线挂接拆除装置载具,飞手再次操控无人机向铁塔飞去,悬停在导线正上方。通过摄像头,飞手可以查看无人机地线挂接拆除装置载具的位置,操作无人机将装置卡槽准确卡到子导线上。无人机随即脱离装拆接地线装置返回地面。地面作业人员将接地线的接地端与铁塔连接,通过无人机地线挂接拆除装置载具自带的绳索将接地线的导线端拉升至空中,让接地线的导线与无人机地线挂接拆除载具连接并自动锁紧,完成单极导线接地。
传统方式下,人工开展单基塔验电及挂接地线作业需要两三个小时,而利用无人机作业避免了人员登塔作业带来的人身安全风险,同时将作业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实现工作效率提高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