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成果简介
为深度解决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生产防汛工作中的痛点及难点,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从制度保障、设备监测、数据分析及标准化应急等多方面入手开展专项研究,形成了一套综合性的技术研究成果,为后续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的防汛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1)制定了《轨道交通工程防洪防涝实施导则》,该导则涵盖了防洪涝标准、孔洞封堵、排水、泵站、施工期防洪防涝、第三方接入工程、防洪涝管理等内容,为轨道交通的防洪防涝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提供了基础遵循依据。
(2)研发了基于水泵运行数据的汛情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地铁车站实际场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采集现场水位、阀门、水泵工作状态及运行时间等信息,并深度挖掘数据关联,达到了防汛设备在线监测及汛情预警效果,实现了风险的提前预防管控。
(3)开发了适用于各型号管径流体速度检测的移动检测终端,该终端可便携移动,能实现数据存储、实时显示、数据自动对比分析等功能,为地铁设备维保的高质量管理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4)建立了区间积水应急标准化处置流程,能统筹区间积水情况下的各专业联动配合、应急处置秩序、人员安全管控、行车组织管理、防水排水处置等工作,确保应急处理安全高效。
(5)发布了技术论文2篇,并在2022年申请计算机软著,在2023年申请了专利,目前均在申请执行中。
主要创新点
(1)编制形成的《轨道交通工程防洪防涝实施导则》是以200年一遇洪水设防标准,对车站、车辆基地、电力廊道、施工场地防护部位的结构设计及排水设备设施提出了要求,此导则是成都地铁首次对轨道交通建设施工及第三方单位通道接驳等施工提出的具体技术及管理要求。
(2)基于水泵运行数据的汛情分析系统是行业内首次深度使用水泵运行数据并建立分析模型设计的防汛预警系统,一是研究水泵运行数据的采集存储方案,抓取水位检测数据、水泵运行时间、水泵启动频次等数据,构建形成水泵汛情数据库;二是研究水泵运行频次及运行时长分析模型,通过调取水泵运行频次、水泵故障、防汛隐患等数据,构建相应分析模型,并通过综合监控平台直观显示;三是研究综合监控平台水泵数据,形成中央级、车站级、现场级三级预警方案,并制定了分级管控策略;四是研究优化水泵运行维保策略,针对运行频次高、时长长、故障次数多的点位,对应专业人员可依据数据研究制定差异化维保策略。
(3)基于数据分析的水泵流量移动检测终端是成都地铁首次运用智能化检测设备开展水泵状态分析,该设备一是研究水泵流量检测方法,采用超声波传感器,采集水泵各种工况下的管道水流速率,自动显示实时流量数据;二是研究数据采集及分析方案,通过流量检测终端及远程数据分析平台,对数据进行采集、比对及分析,形成流量趋势图,实现故障预警;三是拓展故障排查思路,通过自动化流量检测手段,优化故障排查方向,解决一系列水泵顽疾问题。
(4)制定的区间积水应急处置标准是成都地铁首个完善的防汛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包括了智慧化设备运用及处置标准运行机制,一是研究梳理进水场景处置清单,采用“清单制”方式将地铁区间积水应急处置流程进行分解;二是创新设置快速应急调度系统,通过预设模式启动一键信息传达,生产调度可执行一键拨号,节约人员通知时间;三是创新发明防汛应急小车,应急情况下可将防汛物资迅速运送至现场;四是固化应急抢险执行机制,明确清单使用方式及人员配合要求,实地发挥运用防汛应急处置标准作用。